上個月去了太平山,搭了停駛六年後復駛的蹦蹦車.
腦袋中突然閃過,好像很久沒有到烏來搭台車了.
所以,我來了.....
烏來和太平山的鐵道,都是為了運送木材下山而興建.
在停止伐木之後,都接連改變成觀光用途.
太平山因為距離較遠,所以比較少上山去搭蹦蹦車,而且中間也因為風災停駛六年了.
烏來的台車因為佔了地利之便,搭乘的次數就比較多了點.
烏來台車鐵道也曾因為風災而停駛,幸好只是停駛兩年就復駛了.
人客啊,來到烏來除了泡溫泉和逛街之外,烏來台車真的不能錯過.
雖然只有短短的1.5公里,體驗一下也是不錯的.
烏來台車站比較有原住民風格,動線設計上也是相當不錯.
今天來得早,所以還沒有湧現搭車人潮.
太平山的票價是來回的票價,烏來台車則是單程的票價.
因為從烏來站到瀑布站只有1.5公里,有不少人客是只搭乘單程.
有可能是徒步到瀑布站,或是從瀑布徒步走回烏來站.
所以行程怎麼安排,就由各位人客去自行處理.
中英日文的遊憩地圖,簡單明瞭.
烏來台車比較小台,一台車只能搭乘四人.
台車車箱是開放式的,也是用鐵鍊圍住車箱兩側,所以要特別注意搭乘安全.
和太平山的蹦蹦相比較,除了車輛大小不同,行駛的距離不同之外.
太平山的蹦蹦車地處高海跋,比較像行駛在雲端.
而烏來台車則比較穿梭像在山林之中,截然不同的搭乘體驗.
瀑布站前的烏來台車隧道,是為了方便列車調頭而特別興建的.
去程的列車進入隧道後,再出來就變成回程了.
瀑布站的乘車處,一樣是濃濃的原住民風格.
乘車處內,還保留了一小段的鐵道.
我記得以前售票處也在這裡,不過看到指示牌引導到後面去了.
多數的人客在下車之後,大概有將近九成的比率,會去前搭乘空中纜車.
我也不例外.....
不過從台車站到纜車站就必需辛苦點,因為眼前很多樓梯要走.
如果不想走樓梯,就必須要繞一大圈,我比較不建議繞這麼大一圈.
除非真的不能走樓梯,那就只好繞這一圈了.
雲仙樂園空中纜車站.
其實後來上網才知道,空中纜車九月才剛進行維修,十月恢復營運.
搭乘纜車到對面山上的雲仙樂園,而下面就是著名的烏來瀑布.
雖然纜車的車箱很大,不過看著窗外慢慢爬高,我的腳還是會麻麻癢癢的......
這張是在纜車到站後,我在月台上拍的.
雖然周圍有欄杆圍住,我還是會腿軟.......
今天主要是體驗纜車,所以就沒有大算上去雲仙樂園.
如果想去雲仙樂園的人客,腿力可要好一點,因為還有很多樓梯要走.
上頭應該還有工程,看得出來這個流籠應該都是新搭建的.
坐纜車都會怕怕了,如果要我坐這個流籠,那...........饒了我吧.
下去的人客不多,很幸運的變成整個車箱被我包了.
因為除了隨車人員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乘客了.
結束空中纜車的行程,準備搭台車回到烏來站.
(到底是哪個渾蛋說要來搭纜車的????....是我嗎???)
因為時間還早的關係吧,整條瀑布路上的店家,還有蠻多還沒開門營業.
售票處移到這裡了.
拍照時才發現,台車瀑布站的招牌,還有用櫻花點綴,很漂亮.
好久沒有騎單車來烏來了.....
回到烏來站後,我看到了烏來海倫咖啡.
這個位置相當不錯,下次有機會再來造訪.
山下的天氣慢慢轉晴了.
山上就......
烏來,對於在北部的人客,應該多數都來過了.
如果不是北部的人客,有機會安排來到烏來.
除了泡溫泉之外,台車和纜車可以納入行程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