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杯星巴克咖啡,要專程跑到台中來???
(雖然最近漲價了......)
不過,我確實是專程來看這間門市的.
這間位在台中中清路上的星巴克中清門市,可說是全台第四,台中第二,也是全台最大,更是亞太地區最大的星巴克得來速Drive Thru的門市.
(哇.....亞太地區最大ㄟ)
中清門市位於台中市北屯區,鄰近西屯、大雅、潭子三區,占地800坪,室內約150坪,建物採ㄇ型設計,室內及戶外共285個座席,同時備有獨立停車場。
因前臨中清路,後接中平路,車道採「環狀雙道」設計,消費者可從中清、中平兩個路口進入,車道一次最多可容納約50台轎車,滿足台中人口密度最高地區及交通樞紐的消費需求。因台中地區民眾以汽機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因此停車問題是消費時的重點考量因素,備有22個車位的專屬停車場。
以上資料摘自中時電子報.
下面照片的是從中清路的入口拍的,對面就是中平路的入口.
雖然可以分別從兩個不同路口進入Drive Thru車道,但是我相信萬一車輛一多,肯定會出現一些問題.
這一張就是在中平路的入口處拍的.
會出現問題的地方,就是從兩個入口進來的車輛,會在進入點餐車道時堵住.
如果能單一出入口,然後是雙點餐車道,或許車輛的流動速度會比較快些.
注意限高!!
(應該不會有巴士開進來點餐吧??? )
整個點餐的流程,應該就和其他速食點的點餐流程一樣.
唯一的不同,就是有螢幕可以看到服務人員,而不是自己對著麥克風講話.
(這點我超喜歡.......)
點餐完畢後,順著車道前進,就可以來道取餐區.
我相信大家對於整個點餐流程,應該都不會太陌生.
畢竟得來速這項服務,在速食業已經引進很多年了.
中清路上超大也超明顯的Drive Thru招牌,很難不去注意到這支招牌的存在.
但是中清路這支招牌若能像中平路一樣設立在入口處,我想應該會減少誤入車道的機會.
中清門市除了車道有兩個入口,連室內也有兩個出入口.
從中清路的大門進來,會覺得好寬敞.
畢竟在台北的門市,我記得都讓我覺得好擁擠.
上方木板上有圖騰,這是咖啡樹的圖案嗎??
點餐區就位在整個ㄇ字型建築的最上端,左右兩邊就是用餐區.
我最愛的馬克杯區,不過我要的杯子已經沒有了.
星巴克在不同時期都會推出不同款式的杯子,有興趣收集的朋友可要常常來逛逛喔.
以點餐區為中心,右邊是中清區,左邊是中平區,這樣比較方便解說.
我特別喜歡這中清區,因為長桌的關係,會多出許多行走的空間,感覺也比較不會那擁擠.
三面落地窗的設計,會讓空間更明亮,也更有透視感.
桌椅的挑選,也不是單一樣式.
客人可以針對需求,挑選自己喜歡的位置.
先決條件是,還沒有滿座之前.
不管到哪一家星巴克,我都特別喜歡長桌,再來才是沙發.
我有發現這裡的長桌,有提供插座可以使用.
難怪這些客人一進門,就先去搶著長桌的座位,而不是選擇較舒服的沙發.
為了怕門市裡的客人太多,所以特別挑了一大早來.
不然客人一多,反而不太方便拍照.
點餐區的作業空間不算太大,但是要同時應付室內和得來速的客人,實在太厲害了.
前方的通道空間算蠻大的,點餐的客人和通過的客人才不會擠成一團.
(在台北點餐就知道了,有時人一多,就會塞車了....)
ㄇ字型的中間,就當作室外空間,也是蠻不錯的.
另外中平區這邊,就沒有長桌了,主要是以沙發為主,而且有客廳的感覺.
我很想找一天的下午來看看,星巴克這樣的區隔方式,會不會連客人都主動被分成兩種??
這一區感覺就沒有那麼明亮,主要是前後都被遮住了,光線只剩左右兩邊可進來,那種通透感就比較沒有那麼強烈.
天花板的設計也不同,左右兩邊各自有不同風格.
桌椅也不是單一樣式,中清區都是方桌為主,這裡則是有小圓桌.
我個人是覺得,如果今天是來星巴克趕作業之類的,我會到中清區去,因為有長桌和插座,方便我作業用.
如果今天是來星巴克純喝咖啡聊是非,我會到中平區這裡,因為坐在沙發上比較舒服.
中平路這裡的出入口,整體看起來就是比較特別,有別於其他門市出入口的設計.
雖然不是主要的大門,但是就會讓我拿起相機多拍幾張.
或許這個門,或許是除了Drive Thru之外,最吸引我的室外設計.
雖然星巴克漲價了,稍微影響了我入門消費的衝動.
但是優質的星巴克門市,我還是很想一間一間的逛.
不消費,看看設計總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