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見晴懷古步道.....
見晴,景如其名。
久雨初晴之際可遠眺奇峰崢嶸的聖稜線;午后常有瑰麗如詩的雲海,有時久陷白茫茫的霧中,反而湧起渴望見晴的心情,此乃「見晴」地名之由來。
見晴懷古步道係由太平山「見晴線運材軌道」部分路段整建而成,入口處位於太平山宜專一線23公里處,原長2.35公里,目前因步道部份路段崩塌僅開放至0.9公里。
見晴線運材軌道原長約5.5公里,有寬廣的視野、平緩的路徑、蒼翠的地貌、筆直的林相,以及迂迴曲折的鐵道路徑,自然與人文資產皆豐。因此步道整建之時,保留山地運材鐵道特色,傍著迂迴曲折的鐵道路徑,沿途保有鐵道、木馬、台車輪軸等歷史痕跡,成就一條可觀山觀雲、探索自然、緬懷往昔的懷古步道。
以上資料摘錄自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口網
在網路上瘋傳的全球最美28條小路,宜蘭太平山的見晴懷古步道,也是其中的一條.
不過,就算沒有這一篇文章,見晴懷古步道早就是我的口袋名單了.
(我記得以前叫見晴古道,怎麼現在改成這麼繞舌呢???)
相信一些玩MTB的車友,早期可能都有來騎過見晴懷古步道.
這條步道不長,會來的應該還是山友居多.
一般遊客可能都直接到太平山莊去了,比較不會來這裡,所以還能偷偷騎單車進去.
現在爆紅了,想要再騎MTB進去,應該是不太可能了.
見晴懷古步道,我是比較建議早一點來.
清晨的光線,若在加上霧氣,真的會非常的美.
當然每天不同時段的見晴,都是值得來看看的.
冬天遇上下雪,這裡更是美到不要不要的.
前方應該就是聖陵線了.
這條步道單程只有900M,希望來到見晴懷古步道的人客,就慢慢的走.
留意身邊的每一個角落,拍出來的照片,都會很美的.
千萬不要只是來匆匆去匆匆.....
看不到大霸尖山......
(我真的不懂山.....)
這一段是經典.
我看過下雪時的照片,真的非常美.
這條見晴懷古步道,其實我也不知道要寫些什麼??
簡單來說,若非那篇文章,真的不會有太多人來,因為就是一條單純的運材軌道.
以前在寫單車文時,也常常往山裡的林道去.
只是這次不是單車,而是徒步走完這900M的步道.
也算完成了我的單車林道中的一條.....
這一張用黑白來處理,想像一下飄雪時的畫面.....
如果來到了太平山莊,就撥個時間吧.
步道不長,但是值得來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