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街
從清朝時代起就是台南五條港區域的重要河港入口,當時的商賈都從這條街上進出台南,是當時最熱鬧的的區域,歷史有趣的地方又來了,經過百年演變,原本的河港現在成為都市裡的道路。
原本已經因為老舊而沒落的街道,近幾年成為文創藝術的集散地,台南人有時會戲稱神農街為文青聖地,街道兩旁的店都充斥濃濃的手作風格,而且為了維持原創性,
大多數店家內都不可以拍照,請多留意店家的規範,因為神農街內的每家小店舖絕對值得每個來台南的人好好細細的看一回,絕對不只是在街上走一趟就過了,一定要進每家店看看。
以上資料摘錄自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網站
行前,我知道台南有幾條文青必逛的文創區.
不過,台南在地的Neko Chen推薦了神農街.
所以,我來了......
(Neko Chen,我又把你推出來了......)
原本口袋名單是藍晒圖文創園區和321藝術聚落,只好留到下次有機會再造訪.
神農街有多長,我沒有去研究.
我只知道,我來得太早了.
只有少部份的店家在營業,其餘多數的店家都還要再晚一點才會開始營業.
但是我整個逛了一圈之後,大概瞭解了神農街為何會是台南市的重要文青聖地.
神農街的建築,分為老中青三代.
新蓋的房子就不說了,上了年紀的舊屋,也有進行整修.
現在的文青多半喜歡找這樣有年紀的舊屋,或許是租金比較便宜,經營壓力會比較小一點.
像是在台中的幾個文青集散地,也多半是集中在這些老屋.
即便是高度現代化的台北市,文青還是喜歡找台北的老房子.
我自己也是很喜歡這些老房子,會有一種親切感.
雖然店家還沒有營業,但是這裡很適合外拍.
(Neko Chen說的.....)
如果不外拍,光是拍拍這些街景,也是可以謀殺不少記憶體空間.
慢慢逛,可以發現很多有趣的畫面.
這裡適合午後再來,相信一定會更熱鬧.
各位來到台南,這條神農街可別說我沒有提醒喔.